来源: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9-29 作者:
一、学科基本情况
广西医科大学作为省部共建高校,于2006年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已实现本硕一体化建设,2017年获批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在广西-东盟高发新发疾病防治技术研发领域形成优势特色。
学科师资队伍59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0人,71%的学科成员在外校获得最高学位,学缘结构良好。近5年获国家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4项、省部级项目53项,总经费约4000万元;获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经费2100万元;获广西、广东、四川、重庆省(直辖市)级科技进步奖等成果17项,授权专利36项;在Natur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97篇。
二、学科方向
本学科共有四个方向: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分子成像学;系统生物学
三、优势与特色
(1)基于大数据,聚焦新发传染病,构建智能预警体系: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于生物样本库、大数据中心、全国高校第九家P3实验室,建立区域新发传染病智能预警预测系统,新冠病原体溯源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2)多学科交叉、产学研医融合,开发了国际领先的生物医用材料:基于生物材料、医学影像及多组学研究的深度融合,联合企业建立产学研平台,首次在国际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诱导性材料并应用于3D打印等系列产品开发,产生上亿元经济效益。
(3)立足广西、辐射东盟,区域高发疾病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围绕肝癌、鼻咽癌、地中海贫血、艾滋病等高发疾病,与十多个东盟国家开展防治技术创新研究,为东盟国家培训和培养医工交融技术人才超800人,为各国重大疾病防治提供智力支撑。
四、人才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理念,以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为核心,立足西部地区,培养理工医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掌握生医工领域坚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及相应的技能,能独立从事生物信息学、生物组织材料领域、分子成像技术、和多组学联合分析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五、生源情况
本学科生源广泛,来自包括黑龙江、北京、江苏、河南等16个省份。随着学科国际声誉的壮大,本年度招收留学生2名。
六、国内外影响
学科聚焦区域高发疾病、新发传染病及组织缺损相关疾病研究。新冠溯源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入选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以P3实验室为依托的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与泰国、缅甸、越南等国进行了云签约仪式,为新冠等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科技支撑,践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升本学科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