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研究中心概况
  • 来源: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04-23 作者:

  • 总体定位

      针对艾滋病及其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干预、诊断、治疗等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

         

    研究方向

      总体方向:艾滋病及其区域高发机会性感染疾病早期防治研究

      方向一: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和生物预防干预技术研究

      方向二:艾滋病及区域性高发机会性感染免疫机制研究

      方向三:广西特色生物资源抗HIV及其机会性感染的药物筛选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是一支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学术骨干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拥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及较丰富的防治工作实践经验。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高级职称15人,博士17人。目前实验室所有科研人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68%。实验室主任为梁浩教授,实验室副主任为叶力教授、蒋俊俊研究员,学术带头人和大多数研究骨干都是留学回国人员。

         

    技术平台

      实验室建立有五个技术平台,分别为分子生物学平台、血清学平台、病毒免疫学平台、细胞培养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现有全国高校第三家艾滋病确诊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和标准细胞培养室,拥有双色红外激光成像系统、全自动细胞成像系统、HIV病毒载量仪、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仪、多功能酶标仪、快速DNA定量仪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

         

    研究成果

      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美国NIH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项。在《Hepatology》、《Blood》、《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90多篇,其中SCI收录90多篇。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申报22项发明专利,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5部。

         

      实验室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突破,自主研发一批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和机会性感染防治的技术产品,联合东盟国家科研院所,共同构建了广西-东盟艾滋病及其机会性感染的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制定适合广西区情乃至中国-东盟国情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治技术平台,为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科技支撑,并培养了一批艾滋病防治研究人才队伍,为广西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服务国家战略提供高水平人才和技术支撑。